各有關單位、有關專家:
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,扎實落實農業農村部黨組工作安排,更好培育壯大農業新質生產力,不斷賦能農業強國建設,定于11月舉辦“第十二屆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暨2025中國農學會年會”。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。
一、會議主題
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強國建設
二、時間地點
?時間?:2025年11月20—22日(20日報到,21日全體會議,22日專題活動等)
??地點?: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(杭州市西湖區余杭塘路866號)
三、參會人員
中國農學會理事、學會分支機構委員、單位會員及個人會員,省級農學會及兄弟學會代表;成果入選及報告發布單位代表;青年托舉人才及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;涉農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、科技企業和相關機構的有關代表;涉農專業科技工作者及高校學生代表;論壇年會論文入選者代表;專題會議及平行會議全體代表等。
四、組織機構
?主辦單位?:中國農學會、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
?承辦單位?:浙江大學、浙江省農業科學院、浙江省農學會、浙江農林大學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
?協辦單位?:中國作物學會、中國土壤學會、中國水稻研究所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、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
五、活動安排
設主會場和分會場。主會場活動包括主旨報告與院士報告會、成果發布、新場景路演、前沿訪談、成果展覽展示等;分會場活動包括專題報告會、科普巡講及相關活動等。主要內容如下:
(一)主旨報告與院士報告會
擬邀請陳劍平、萬建民、陳堅、趙春江、錢前、孫寶國、姚斌、單楊、譙仕彥、徐明崗、黃和等院士在主會場或分會場圍繞培育壯大農業新質生產力、突破農業科技重大前沿問題策略與進展等作重點報告。
(二)成果發布
1.《2025中國農業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》
2.《農學名詞(第二版)》
3.《2025中國農業科學重大進展》
4.《2025中國農業科技論文與專利全球競爭力分析》
5.《2025全球農業科技熱點前沿》
6.《2025中國涉農企業創新報告》
7.《2025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發展報告》
(三)新場景路演
選擇最新遴選的農業新質生產力應用場景作現場路演,突出彰顯其典型意義和示范引領價值。
(四)前沿訪談
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,特邀科技企業、教育、科研、金融等領域的代表參與訪談交流,分享各自在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前沿思路和創新做法。
(五)專題活動
圍繞農業科技創新部分重點領域進行專題研討交流,為推進企業科技創新、智慧農業發展,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思路和借鑒。特邀涉農高校、科研院所等單位承辦。聚焦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展開交流,分享經驗做法,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言獻策。組織部分學會分支機構承辦(詳見附件)。
(六)成果展覽展示
對近年來入選農業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、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以及“火花技術”等部分農業科技成果予以集中展示,助推農業科技成果大面積推廣應用。
(七)科普巡講
特邀生物育種領域知名專家,講解生物育種前沿技術最新進展,并解答受眾的疑惑。
六、注冊繳費
為方便預定住宿賓館和會場,更好為參會代表服務,請各位參會代表提前安排好參會計劃,盡早報名參會。
(一)注冊報名
會議注冊報名共2種途徑:一是掃描下方二維碼注冊報名;
二是在中國農學會網站(http://www.caass.org.cn/)點擊“中國現代農業發展論壇暨中國農學會年會”圖標,在線注冊報名。
(二)注冊費標準
注冊費由中國農學會統一收取,會議統一安排食宿,代表住宿費及往返交通費自理,會議不安排接送站。注冊費標準如下:
注冊類型
|
11月1日(含)之前繳費
|
11月1日之后繳費
|
會員
|
1800元/人
|
2200元/人
|
非會員
|
2200元/人
|
2600元/人
|
學生(憑學生證)
|
800元/人
|
1000元/人
|
(注:注冊費標準以繳費日期為準,不以注冊日期為準)
(三)繳費方式
可采取在線支付、銀行轉賬、現場繳費三種方式,優先推薦在線支付繳費。如需單位匯款,請匯至以下賬戶:
賬戶名稱:中國農學會
收款賬號:11040101040003509
開戶銀行:中國農業銀行北京朝陽路北支行
(匯款請備注:姓名+電話+論壇年會)
(四)會議發票
中國農學會統一開具電子發票,并于會后發至代表注冊報名時預留的郵箱,注冊報名時務必核對發票抬頭、統一社會信用代碼、郵箱等信息。
(五)歡迎加入中國農學會成為會員
登錄中國農學會網站(http://www.caass.org.cn)會員系統完成在線注冊,或關注中國農學會微信公眾號,點擊【會員服務】—【會員注冊】,完成個人會員注冊。
七、其他事項
(一)各相關單位對專題會議、平行會議有承辦協辦意愿,請與主辦單位聯系。
(二)會議期間,參會人員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,不得在會議期間違規相互宴請,也不得以同鄉會、校友會、戰友會等各種聯誼活動名義違規請客送禮。會議將厲行節約、反對鋪張浪費,嚴格執行會議用餐、住宿標準,嚴禁組織高消費娛樂、健身活動。
(三)會議相關信息將在農業農村部官網、中國農學會網站、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布,請及時關注。
八、聯系方式
中國農學會、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學術交流處
聯 系 人:吳 瑩 田瑞豐 趙陽佳 楊韻龍
聯系電話:010—59194497/4793
附件:專題活動相關安排
中國農學會 農業農村部人力資源開發中心
2025年9月23日
附件
專題活動相關安排
專題一:農業科技領軍企業創新能力提升
主要內容: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強化農業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交流會精神,交流農業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情況,研討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路徑方法等,期間召開中國農學會農業產業分會成立會議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農業產業分會
擬邀嘉賓:
萬書波 中國農學會常務理事、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、山東農學會理事長、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(牽頭人)
毛世平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、研究員
易中懿 江蘇省科協副主席、江蘇省農學會理事長、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
專題二:氣候韌性與糧食安全—中國農學會農業氣象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
主要內容:農業氣候資源普查與區劃;農業氣象災害風險綜合評估;農業防災減災救災;農業適應氣候變化的新技術;農業固碳減排;氣候韌性農業模式與技術;農業—氣候政策協同機制等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農業氣象分會、中國氣象學會農業氣象與生態氣象學專業委員會
協辦單位:農業與生態氣象江蘇省重點實驗室、國家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聯盟、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
擬邀嘉賓:
梅旭榮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
張 強 甘肅省氣象局總工程師
馮兆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
劉布春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
楊曉光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
孟慶鋒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
陳敏鵬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
陸 波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影響適應室主任、雄安氣象人工智能創新研究院副院長
劉恩科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
專題三:智能農機裝備發展
主要內容:大數據賦能農機裝備智能化科技創新;智能農機裝備的創新與實踐;從火星到農田—新一代土壤成分傳感器研發與應用;農機裝備無人化智能化發展思考;典型案例分享等。
承辦單位: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
協辦單位:江蘇大學
擬邀嘉賓:
周國民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所長、研究員(牽頭人)
李 紅 江蘇大學副校長、教授
董大明 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
金誠謙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究員
專題四:智慧農業發展
主要內容:農業大數據與農業大模型;農業智能裝備與智慧農業生產;智慧農場與宏觀農業經濟;智慧農業產業典型案例分享等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智慧農業分會
協辦單位: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、華中農業大學智慧農業書院
擬邀嘉賓:
蘭玉彬 華南農業大學教授
聶鵬程 浙江大學研究員
張 漫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
董大明 北京農林科學院研究員
王開義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
楊萬能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
馮在文 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
以及2025年國際智慧農業創意大賽(全國大學生智慧農業大賽)特等獎、一等獎、二等獎獲獎團隊等
專題五:信息技術賦能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
主要內容:全國土壤普查及土壤大數據;高標準農田監測監管;面向酸化耕地治理、黑土地保護、鹽堿地綜合利用、補充耕地質量等場景的信息技術應用等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農業信息分會
協辦單位: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、土壤污染防治與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、土壤健康山西省實驗室、浙江農業遙感與信息技術全省重點實驗室、農業農村部農業遙感重點實驗室、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與評價重點實驗室、河北北方學院
擬邀嘉賓:
徐明崗 中國農學會理事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山西農業大學研究員(牽頭人)
馬常寶 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總農藝師、二級研究員
吳文斌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、研究員
史 舟 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黨委書記、副院長、教授
專題六:未來食品發展
主要內容:食品生物制造;靶向營養健康;柔性智能制造;食品新資源挖掘;未來食品發展典型案例分享等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農產品貯藏加工分會
協辦單位: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、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、北京食品學會未來食品分會
擬邀嘉賓:
廖小軍 中國農學會理事、中國農業大學教授(牽頭人)
單 楊 中國工程院院士、湖南省農科院學術委員會主任、洞庭實驗室主任
黃 和 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
劉東紅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副院長、教授
專題七:農業合成生物與生物制造
主要內容:農業合成生物與生物制造技術創新發展;合成生物技術重構農業新品種顛覆性產業革命;飼用氨基酸生物制造與產業發展;合成生物學驅動的飼用微生物細胞工廠創制;功能活性肽高效生物合成與產業應用等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業大學農業合成生物學與生物制造研究院、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
協辦單位: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、四川鐵騎力士實業有限公司、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深圳市中農大前沿技術研究院
擬邀嘉賓:
譙仕彥 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農業大學教授(牽頭人)
姚 斌 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
林 敏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、河南大學杰出人才特聘教授
溫廷益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
鄧愛華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
于海濤 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
專題八:食品營養與健康
主要內容:食物新資源挖掘;食品功能因子靶向遞送;食品營養品質調控;功能性食品開發等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食物與營養專委會
擬邀嘉賓:
孫寶國 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北京工商大學教授
張名位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、研究員
譚明乾 大連工業大學食品交叉科學研究院院長、教授
高 翔 復旦大學營養研究院院長、教授
閔偉紅 浙江農林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院長、教授
陳杭君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食品科學研究所所長、研究員
陸柏益 浙江大學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教授
專題九:草食家畜綠色健康低碳養殖
主要內容:草食家畜育種與繁殖技術;精準營養調控與家畜甲烷減排技術;草食家畜優質畜產品提升;智慧牧場建設與數字化管理實踐;典型案例分享(企業、科研單位代表交流)等。
承辦單位: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、內蒙古自治區農學會、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、中國飼料工業協會低碳飼料技術委員會、北京低碳農業協會
擬邀嘉賓:
李俊雅 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、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
刁其玉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
金 海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研究員
羅海玲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
楊 果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
專題十:農業科技期刊創新發展
主要內容:我國農業科技期刊國際化表現;全球科技期刊學術誠信建設及發展趨勢;區域農業科技期刊賦能農業科技創新發展;專業期刊集群建設推動農業科技期刊國際化進程;新創新刊有效發展路徑等。
承辦單位:浙江省農業科學院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、中國農學會期刊工作委員會、中國農業期刊集群
擬邀嘉賓:
林福呈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
寧 筆 科睿唯安中國區業務總監
顏 帥 STM中國區負責人
常 聰 Springer Nature高級出版人
馬 錚 中國科學院文獻中心副主任
趙瑞雪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
林家樂 北京瑪格泰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
專題十一:“頭雁”科技成果轉化促進
主要內容:聚焦“科產融合 強‘雁’促產”主題,設置科技成果助力產業發展專題報告;組織“頭雁”學員分享導師幫帶、技術轉化、產業發展等方面的成功經驗;開展熱門成果展介推廣、轉化對接活動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
協辦單位:浙江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
擬邀嘉賓:
彭文君 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局長
陳小龍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部部長
葉海青 吉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/教授
伊華林 華中農業大學園藝園林學院教授
劉 松 2022級浙大浙江省“頭雁”,杭州稻香小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
白建鋒 2022級華中農大湖北省“頭雁”,湖北綠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
專題十二:協同推動農業生態發展 資源持續利用和綠色轉型—中國農學會農業資源與環境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
主要內容:農業水資源利用;耕地質量提升;農業減排固碳;面源污染防控;土壤污染防治;廢棄物資源利用等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農業資源與環境分會
協辦單位:浙江大學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、農業農村部農業農村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、四川農業大學資源學院
擬邀嘉賓:
張晴雯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(牽頭人)
鄒建文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
谷保靜 浙江大學教授
趙西寧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
周 豐 北京大學教授
崔振玲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
專題十三: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全面振興—農文旅融合發展學術研討會
主要內容:聚焦鄉村地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理論與實踐,圍繞鄉村文化旅游資源創新開發展開探討,同時關注傳統文化活態傳承與利用,旨在以多維度融合實踐,推動鄉村發展提質增效,助力共同富裕目標落地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農業文化遺產分會、中國農學會都市農業與休閑農業分會
擬邀嘉賓:
閔慶文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(牽頭人)
周 培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
孫業紅 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、教授
賴齊賢 浙江農科院農業農村部創意農業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
專題十四:科技賦能 智“葡”新篇—葡萄全產業鏈智慧化應用技術研討會
主要內容:我國葡萄產業“十五五”發展方向;鮮食葡萄質量安全現狀與管控技術;智能農機在葡萄栽培管理上的體系化應用;葡萄綜合育種;浙江浦江智慧農業在葡萄生產應用案例分析;智慧物流助力打通葡萄銷售“最初一公里”等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葡萄分會
協辦單位: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、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研究所、福建果之道農產品供應鏈有限公司
擬邀嘉賓:
王海波 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、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副所長、研究員
王新全 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、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質量安全與營養研究所所長、研究員
張 鵬 青島沃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、總經理
馬 超 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、上海交通大學教授
陳青松 浦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
陳海濱 果之道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
專題十五:農業科技人才與新質生產力—中國農學會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分會換屆暨英才講壇
主要內容:完成分會換屆;圍繞教育科技人才融合發展、農業科技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、高層次人才引育用留、青年人才培養等議題組織專家報告、研討交流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農業農村人才工作分會
擬邀嘉賓:
段留生 北京農學院黨委副書記、院長、教授
薛鵬飛 中國農業科學院人事局副局長、研究員
周建中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
張蕙杰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黨委副書記、研究員
苗月霞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研究員
鐘 真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、教授
任 妮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、研究員
高 鳴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處長、研究員
專題十六:農業強國 青年擔當—中國農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工作會議暨神農青年講壇
主要內容:一是舉辦首屆神農青年講壇,設置三個板塊:權威專家領航定向:邀請2位農業領域院士專家作特邀報告,以青年人才成長成才路徑為主題,分享個人經歷與科研方向選擇,為青年人指引方向;青年創新風采展示:聚焦農業科技前沿與國家戰略需求,擬圍繞農業大模型、生物育種、綠色發展等議題,由青年專家自主申報發言;同步設置“青年創新故事會”,選取2—3位代表性青年創新創業典型案例,以“故事+成果”形式作分享;跨界對話交流:針對青年專家科研落地難、資源對接不暢等問題,搭建“科技+產業”青年圓桌訪談平臺,圍繞“青年科技創新匹配產業需求”“農業科研崗位青年能力要求”等內容深度對話,推動產學研用銜接;二是召開青工委工作會議,聚焦組織建設、工作機制等議題,明確青工委總體工作思路與目標方向。
承辦單位:中國農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
擬邀嘉賓:待定